close
以下是關於次元之門世界的一些背景處理,基本上我認為這不是一個架空的地球:
一、紀年:
 

        伊甸所使用的紀年方式,是AE,也就是After Eden。本篇故事開始於AE05年,在此之前的公元紀年方式,在伊甸的紀載中統一稱其為「基督紀年」,但是由於「基督宗教」已經在2147年第五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幾盡消失,因此也有基督紀年只有1~2147年,這樣的說法。


       但是不承認伊甸政府的反叛組織,大多依然使用AD,作為紀年已顯示立場,而某些歷史書則為求公正,使用「地球曆」為紀年名稱,但在基督紀年之前的年份,還是以BC(Before Christ) 為主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以下為歷史書《伊甸》的紀載:
        伊甸政府於人類移居伊甸那年起,將紀年方式改為「AE」,意即「After Eden」,並認為一個新的伊甸園的開始,作為基督紀年的結束恰如其分。
                    (第十七章 伊甸的曆法與度量衡)
二、語言:
 
  伊甸上有三種官方語言:漢語、英語、月球語。 
 
        AD2100年的第四次世界大戰,讓地球成為被中華帝國所統治的單一帝國,雖然此一帝國在短短的五十年內就被瓦解,但是自此開始「支那語」又稱「漢語」,便成為世界統一的國際語言,在此之前的通用語「英語」,則在這兩百年間,依然被普遍使用於科學與醫學專業。
        伊甸的政府高層,一般相信其具有古大不列顛王國血統,因此有意推廣「英語」使用,儘管使用者相當稀少,依然將其列為官方語言之一。伊甸上的政府機關皆有英文名稱,並用其縮寫為主要的稱呼,如EEI。
 
       月球語是純人造語言,在月球殖民地尚存在的150年內,其混合了幾乎所有存活的語言系統,並以斯堪地那維亞地區語為主體,產生內容豐富而且詞彙複雜的月球語言。據研究,其原始語根相當接近古斯堪地那維亞語。
 
       除了以上三種語言之外,大部分的語言幾乎都已經失傳,原因包括種族、國家的毀滅,和「中華帝國」層實施的語言淨化。在伊甸上要出版有版權的電子、印刷品,都必須使用關官方語言,其他語言的出版僅限學術研究專用。不過,音樂創作所使用的語言就相當自由。
 
       目前可以確定,在伊甸時期尚存在的語言包括:日本語、法蘭西語、西班牙語、俄羅斯語、日耳曼語、部分斯堪地那維亞語。可以從語言的存留程度,判段此一種族在伊甸出現之前,於地球上的影響力。



--
由 Blogger 於 9/22/2013 11:32:00 上午 張貼在 創作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科幻 次元之門 設定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ancy11505 的頭像
    vancy11505

    次元之門集中地

    vancy11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