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親愛的文森:
看了幾篇索放在床頭的散文。我不懂學理工的人看這些東西意義在哪裡,尤其是指他也無法解讀的情況下。
索說那是一種意境。他最先都在感覺文字的流動和美感,意義是什麼他不需要立刻了解。所以重點在文字嗎?作家想傳達到讀者心裡的氛圍,文字意義之外的魔力。
看久了就會懂吧。他說,然後指著其中一段文字告訴我他對它的解讀。
沒有標準答案?
標準答案是一種抹煞。索煞有其事的跟我說。
我想這就是我為何比較喜歡小說而非散文。明明就應該是以有定鑒的東西為何還看不到標準答案?
索說這是我的偏見。
這樣的我還自改高中作文似乎是誤人子弟。
我覺得我改不完,和藍尼亞聊天聊太久,沒有專心一意。
今天紀錄到的缺點:
1耽於享樂缺乏節制
2專著個人流於成見
今天的一句話;
我們的一生當愛所有的痛苦,愛所有的喜悅。生命是個奇蹟。生命沒有奇蹟。
曾麗華>
這是舊地球在經歷第一次氣候巨變期前最後一代的一位台灣作家。台灣是柯然則的故鄉,雖然我不確定它還存不存在。
全站熱搜